在文學經典的研讀中,“其親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這句古文引發了眾多人的好奇與探究。這句話描繪的是主人公的親朋好友有時帶著酒和菜肴前去拜訪,而主人公陶淵明也從不推辭。此句不僅展現了一種融洽的人際關系,更表達出陶淵明率真、隨性的生活態度。他不做作、不矯情,坦然接受親朋的情誼。接下來,讓我們深入剖析這句話背后的深意,探尋其蘊含的獨特文化魅力與人生哲理。
1、當有親朋帶著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辭。
2、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嘗著《五柳先生傳》日:“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其自述如此,時人謂之實錄。甚親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融然。未嘗有喜慍之色,惟遇酒則飲,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張,弦徽不具,每朋酒之套。則撫而和之,日:“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節選自《晉書》)
3、譯文:陶潛,字元亮,年輕得時候志向高遠,學識淵博又善于寫作。天資聰明而不拘小節,以真性情而高興。曾寫作《五柳先生傳》說:“看我所住得環境,不能擋風遮陽。穿著簡陋,經常沒有吃喝,又怎么樣呢。”他自己這么說,當時的人也這樣說。當有親朋帶著酒菜去找他,他也不推辭。每當喝醉的時候,就舒舒服服的睡覺。從沒有高興或生氣的樣子,只是見酒就喝,如果沒酒,也可以不停的吟誦。他不懂音樂,卻有一張素琴,弦也不調音,每當朋友門來喝酒。就彈琴唱歌,說:“只要能領會琴中的樂趣,就不用在意音準不準啊!”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