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財務領域,“已計提損失”和“計提”是兩個重要概念。很多人對它們的含義感到困惑,那究竟已計提損失是什么意思,什么是計提呢?簡單來說,計提是企業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預先計算并提取相關費用或損失的一種會計處理方式。而已經計提損失則是企業根據一定規則和判斷,對可能發生的資產減值、壞賬等損失提前進行了計算和記錄。了解這些概念對于企業準確核算財務狀況、合理評估資產價值至關重要,下面我們就深入剖析一下這兩個概念的內涵與作用。
1、屬于投資減值準備,也就是說公司認為這5000萬股投資可能有2700的損失,但由于股票還未轉讓,因此損失沒有直接體現,但在財務上,必須先計提出來。如果將來實際轉讓時,真正損失了3000萬,那么只需確認剩下的300萬損失就可以了。
2、計提就是把尚未發生但將要發生的支出計算出來列入費用。有時候,費用已經發生,但還沒有支付,這種情況下就要計提。例如企業的員工工資不是當月發,是下個月發,這種情況下,為了使財務報表真實的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就要計提。否則就虛增了利潤。
3、提前計提工資是相對發放工資來講的,不是絕對的提前計提。按照會計的權責發生制原則,哪個月的工資應該計到哪個月的費用中去,而實際工作中,工資發放是必須等到該月過完了才能計算出每個員工工資,才能發放的。這樣,就造成工資計算和發放的滯后性,所以,在該月月末(與其他計提、結轉分錄一起,一般是當月最后一天),需要根據歷史情況或者用別的手段暫估該月發生的工資費用,做計提分錄入賬。
4、固定資產購置以后是有一定的壽命的。它會在使用年間逐漸轉移到商品中,若干年后會報廢。這部分被轉移的損耗就是折舊,需要人工計算并計入成本。
5、計提就是按照一定的方法計算并減少固定資產的殘余,同時增加商品成本。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