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鐘子期,春秋時期楚國樵夫,卻因精通音律而名垂千古。他生活在一個文化多元發展的時代,對音樂有著超乎常人的感悟。雖身份普通,但憑借對琴音的獨特理解,與伯牙結為知音。二人相遇后,伯牙彈琴,鐘子期能準確領會其琴中之意。這種心靈相通的知音情誼,成為后世傳頌的佳話,也讓鐘子期在音樂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1、鐘子期(前413年—前354年),鐘氏,名徽,字子期,春秋戰國時代楚國漢陽(今湖北省武漢市蔡甸區集賢村)人。相傳鐘子期是一個戴斗笠、披蓑衣、背扁擔、拿板斧的樵夫。
2、歷史上記載伯牙探親回國時,在漢江邊鼓琴,鐘子期正巧遇見,感嘆說:“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因興趣相投,兩人就成了至交。鐘子期死后,伯牙認為世上已無知音,終生不再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