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日常閱讀或學習文言文時,“邑人”這個詞或許會時常映入眼簾,那“邑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邑”在古代有城邑、縣等含義,“邑人”通常指的是同縣的人、同鄉之人。在諸多經典文學作品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比如《傷仲永》里“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這里的“邑人”就生動展現出當地百姓對方仲永才華的反應。深入探究“邑人”的含義,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學作品和當時的社會風貌。
1、邑人,是指同縣之人。
2、晉宋時期詩人陶淵明(365-427)在其作《桃花源記》中有句:“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3、同邑的人;同鄉的人。《左傳·定公九年》:“盡借邑人之車。”《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 得意 曰:‘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