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在學習文言文的過程中,“諸兒競走取之”這句話常常引起大家的關注。很多人會好奇“諸兒競走取之”的“走”究竟是什么意思,也想了解這句話的具體出處。深入探究這些問題,不僅能幫助我們準確理解文言文的含義,還能讓我們領略古代文化的獨特魅力。通過對“走”字含義的剖析以及探尋這句話的源頭,我們可以更清晰地把握古人的表達方式和其中蘊含的道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揭開“諸兒競走取之”的神秘面紗。
1、諸兒競走取之的走是跑的意思。
2、“諸兒競走取之”出自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雅量》。
原文: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游。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譯文:
3、王戎七歲的時候,曾經和朋友們一起玩耍,看見路邊有一株李子樹,結了很多李子,枝條都被壓彎了。那些孩子都爭先恐后地跑去摘。卻唯獨王戎沒有動。
有人問他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說:“這樹長在路旁,卻有這么多的李子,這李子一定是苦的。”人們一嘗,果然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