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與文學(xué)作品里,“挑燈”這個詞并不少見。但很多人或許會有疑問:挑燈的意思是什么呢?從字面來看,“挑”有撥動、調(diào)整之意,“燈”即照明器具,“挑燈”最直接的含義就是撥動燈芯使燈光更亮。在古代,油燈是主要照明工具,燈芯燃燒一段時間后會結(jié)灰影響亮度,需適時挑動。而在文學(xué)語境中,“挑燈”往往更具深意,它可能象征著夜以繼日的苦讀、專注執(zhí)著的思索等。下面我們就深入探究“挑燈”的豐富內(nèi)涵。
1、挑燈,是漢語詞匯,上世紀(jì)30年代前民間照明都用油燈,碟形器皿內(nèi)倒入適量的燈油一般為豆油或菜籽油中間放置一根燈芯,為使油燈保持一定亮度,需要適時用針、簪挑動油燈燈芯,這就是所謂的挑燈。
2、撥動燈火,點燈。亦指在燈下。唐,岑參《邯鄲客舍歌》:邯鄲,女兒夜沽酒,對客挑燈夸數(shù)錢。宋,秦觀《次韻公闢聞角有感》:秉燭何人猶把盞,挑燈有女正穿針?!缎咽篮阊浴と⒘尞a(chǎn)立高名》:那許武日則躬率童僕,耕田種圃,夜則挑燈讀書。秦牧《藝海拾貝·鮮荔枝和干荔枝》:如果我們在夜里挑燈閑談,是可以談它整個晚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