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面包店(特寫丨湖南長沙:疫情下的德國夫妻面包店),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經營面包店(特寫丨湖南長沙:疫情下的德國夫妻面包店)。
新華社長沙3月7日電(記者張玉潔、蔡瀟瀟)來自德國的烏韋·布魯澤來湖南長沙已經18年,目前經營著一家叫“吧赫西點”的面包店。與其他店不同的是,這家店的員工半數是聾啞人。
這家并不起眼的店鋪位于長沙一個靜僻的小巷里,若非熟客很難找到這里。2月20日復工后,店鋪的門大部分時間處于關閉狀態。門后放著兩張小桌,桌上擺滿了各式西點和果汁。每當有客人來經營面包店,烏韋都會用中英文打招呼,客人在門口挑選好食品后,他們會包裝好遞出。關上門后,烏韋會在門口再次噴灑消毒液。
“社區一直在鼓勵我們,也很支持我們復工,復工當天還送來了消毒液和酒精。”他說。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盡管店內不開放堂食,但烏韋卻比平日更加忙碌。“因為客人戴著口罩,前臺有聽力障礙的員工看不到唇語。”他說,所以復工后,他基本每天都在店里,和另外兩位員工一起負責接待和收銀。
吧赫西點店門口放著兩張桌子,上面擺著各式西點。新華社記者 蔡瀟瀟 攝
“比我預想的要好很多。”盡管疫情期間面包店生意大不如前,但烏韋非常樂觀。“客人來得少,但是每次購買的數量會增加。我很感謝在這個時期還來買我們面包的人們。”
就在記者采訪時經營面包店,一位來自尼泊爾的顧客一次性購買了一周的面包。“這家面包非常好吃,而且老板人非常好。”這位客人說。臨走前,烏韋還送了一包餅干給他。
2002年3月7日,烏韋和妻子多蘿特·布魯澤從德國來到長沙,幫助一家德國民間慈善組織在中國開展聾啞兒童的助學項目。
“為了來中國,我和太太1997年就學習了中文。”他說,由于當時助學項目選點在湖南,他們便來到了湖南。
為了幫助中國聽障人士掌握更多的技能,獲得更多的工作機會,2011年,“吧赫西點”應運而生。布魯澤夫婦拿出自己的積蓄,又請了一位德國面點師在店里為聾啞人士免費培訓。如今店里有6位殘障人士,分別在前臺和廚房工作。
開店以來,店里最貴的面包也不超過15元。烏韋一直堅持用“平價”和“品質”經營著這家小店,而他的妻子則繼續投身公益,幫助慈善機構資助殘障人士的康復訓練。夫妻倆18年來已幫助近500位殘障人士,面包店培訓了20位聾啞師傅外出就業。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經營面包店(特寫丨湖南長沙:疫情下的德國夫妻面包店)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