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線蕨圖片,鐵線蕨圖片大全,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鐵線蕨圖片,鐵線蕨圖片大全。
鐵線蕨屬7大品系模式種的簡單介紹和辨識鑒賞
文:花木君
鐵線蕨是常見的觀葉盆栽綠植,因其莖細長而堅硬,顏色棕黑,猶如鐵絲,因而得名。鐵線蕨的葉從基部生出,似打開的紙折扇,姿態優美,四季翠綠;葉片纖小致密,重重疊疊,形狀繁多,秀麗靜雅,并且屬于陰生植物,較為耐陰,適宜家庭和辦公場所栽培觀賞,因而近些年較受市場歡迎。
鐵線蕨是蕨類植物,有狹義和廣義兩個概念,狹義僅僅指鐵線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 L.),廣義則為鐵線蕨科(Adiantaceae)、鐵線蕨屬(Adiantum L.)陸生中小形蕨類的統稱。鐵線蕨是世界性分布的物種,廣布于世界各地,自寒溫帶到熱帶,尤以南美洲為最多,目前全屬約有200余種。我國現有30種,5變種和4變型,主要分布于溫暖地區。
我國鐵線蕨屬主要分為七個系,分別為鞭葉鐵線蕨系(Ser. Caudata)、扇葉鐵線蕨系(Ser. Flabellulata)、白堊鐵線蕨系(Ser. Gravesiana)、掌葉鐵線蕨系(Ser. Pedata)、單葉鐵線蕨系(Ser. Reniformia)、鐵線蕨系(Ser. Veneri-Capilliiformia)和細葉鐵線蕨系(Ser.Venusta),為了讓大家更直觀了解這七個系的區別,我們就每個系列舉模式種(代表種),進行簡單介紹。
一、鞭葉鐵線蕨系(Ser. Caudata Ching)
【共同特征】根狀莖短而直立。葉簇生,紙質,一回羽狀,葉軸頂端往往伸長成鞭狀并著地生根,行無性繁殖;羽片為對開式,少為團扇形,向上變小,能育羽片的上邊緣有不同程度的分裂。
【種類】7種,分別為鞭葉鐵線蕨(A. caudatum)、普通鐵線蕨(A. edgewothii)、假鞭葉鐵線蕨(A. malesianum)、半月形鐵線蕨(A. philippense)、蒼山鐵線蕨(A. sinicum)、翅柄鐵線蕨(A. soboliferum)和團羽鐵線蕨(A. capillus-junonis),分布廣泛。
【模式種】鞭葉鐵線蕨(A. caudatum L.):植株高15-40厘米,葉片披針形,一回羽狀;羽片28-32對,互生;裂片線形,上部再撕裂為線形的細裂片,細裂片先端平截并具少數齒牙。莖葉先端常延長成鞭狀,能著地生根,行無性繁殖,因而得名。
二、扇葉鐵線蕨系(Ser. Flabellulata Ching)
【共同特征】根狀莖短而直立。葉簇生,常為不對稱的2-3回二叉分枝或羽狀分枝而羽片生于第一回分枝的上下兩側,末回小羽片近圓形、扇形或對開式。
【種類】4種,分別為長尾鐵線蕨(A. diaphanum)、扇葉鐵線蕨(A. flabellulatum)、圓柄鐵線蕨(A. induratum)和毛葉鐵線蕨(A. pubescens),分布廣泛。
【模式種】扇葉鐵線蕨(A. flabellulatum L.):植株高20-45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密被棕色、有光澤的鉆狀披針形鱗片;葉片扇形,長10-25厘米,二至三回不對稱的二叉分枝;小羽片倒卵形或扇形;各回羽軸及小羽柄均為紫黑色,有光澤,上面均密被紅棕色短剛毛,下面光滑。
三、白堊鐵線蕨系(Ser. Gravesiana Ching)
【共同特征】根狀莖短而直立。葉簇生,近紙質,奇數一回羽狀,葉軸頂端從不伸長成鞭狀并著地生根,而是具有1片和側生羽片同形的頂生羽片;末回小羽片倒卵形或扇形,兩側對稱,全緣,有短柄,柄頂端具關節,干后羽片易從此處脫落而柄宿存。
【種類】5種,分別為北江鐵線蕨(A. chienii)、白堊鐵線蕨(A. gravesii)、仙霞鐵線蕨(A. juxtapositum)、粵鐵線蕨(A. lianxianense)和小鐵線蕨(A. mariesii),產廣東、廣西、貴州、湖北、福建等省區的低山石灰巖上或石洞中。
【模式種】白堊鐵線蕨(A. gravesii Hance):植株高4-14厘米。根狀莖短小,直立,被黑色鉆狀披針形鱗片;葉片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奇數一回羽狀,羽片2-4對;羽片闊倒卵形或闊卵狀三角形;葉干后厚紙質,上面淡灰綠色,下面灰白色,兩面均無毛;羽軸、小羽柄和葉柄同色,有光澤。
四、掌葉鐵線蕨系(Ser. Pedata Ching)
【共同特征】根狀莖長而橫走。葉近生,草質,二叉對稱的掌狀分枝,羽片僅生于2個對稱分枝的上側,小羽片對開式,上邊緣多少分裂。
【種類】2種,分別為灰背鐵線蕨(A. myriosorum)和掌葉鐵線蕨(A. pedatum),產我國溫帶和西部高山。
【模式種】掌葉鐵線蕨(A. pedatum L.):植株高40-60厘米。根狀莖直立或橫臥,被褐棕色闊披針形鱗片;葉片闊扇形,長可達30厘米,寬可達40厘米,從葉柄的頂部二叉成左右兩個彎弓形的分枝,再從每個分枝的上側生出4-6片一回羽狀的線狀披針形羽片,奇數一回羽狀;小羽片20-30對,中部對開式的小羽片較大,長三角形;頂生小羽片扇形,中部深裂,兩側淺裂;葉軸、各回羽軸和小羽片均為栗紅色,有光澤,光滑。
五、單葉鐵線蕨系(Ser. Reniformia Ching)
【共同特征】根狀莖短而直立。葉簇生,紙質或近革質,單葉,有長柄,自基部至先端密被多細胞的柔毛,葉片圓腎形或團扇形,葉柄著生處具有深而狹的缺刻。
【種類】1種,荷葉鐵線蕨(A. reniforme L. var. sinense Y. X. Lin),特產我國四川(萬縣、石柱、涪陵),為鐵線蕨屬唯一的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二批)》(討論稿),為國家Ⅰ級瀕危重點保護物種。
【特征】荷葉鐵線蕨,又名荷葉金錢草,是鐵線蕨科、鐵線蕨屬腎葉鐵線蕨(A. reniforme L.)的變種。植株高可達20厘米;根狀莖短而直立,葉簇生,單葉;深栗色,葉片圓形或圓腎形,上面圍繞著葉柄著生處,形成1-3個同心圓圈,邊緣有圓鈍齒牙,下面被稀疏的棕色多細胞的長柔毛。
六、鐵線蕨系(Ser. Veneri-Capilliiformia Ching)
【共同特征】根狀莖長而橫走或短而斜升、直立。葉遠生、近生或簇生,2-3回羽狀;末回小羽片較大,長寬近相等,一般在1厘米以上,多呈扇形或不對稱的斜扇形,上邊緣有不同程度的分裂或不育的末回小羽片及能育的小羽片,不育部分有嚙蝕狀的鋸齒。
【種類】2種3變型,分別為鐵線蕨(A. capillus-veneris)、月芽鐵線蕨(A. edentulum),產全國各地。
【模式種】鐵線蕨(A. capillus-veneris L.):植株高15-40厘米。根狀莖細長橫走,密被棕色披針形鱗片;葉片卵狀三角形,中部以下多為二回羽狀,中部以上為一回奇數羽狀;羽片3-5對;頂生小羽片扇形,基部為狹楔形。
七、細葉鐵線蕨系(Ser. Venusta Ching)
【共同特征】根狀莖長而橫走或短而橫臥。葉遠生或近生,草質,2-3回羽狀細裂;末回小羽片小,長寬約5-10毫米,對稱,扇形、卵形或倒三角形,上邊緣常具細齒牙。
【種類】10種和4變種及1變型,10種為毛足鐵線蕨(A. bonatianum)、圓齒鐵線蕨(A. breviserratum)、白背鐵線蕨(A. davidii)、腎蓋鐵線蕨(A. erythrochlamys)、馮氏鐵線蕨(A. fengianum)、長蓋鐵線蕨(A. fimbriatum)、單蓋鐵線蕨(A. monochlamys)、隴南鐵線蕨(A. roborowskii)、西藏鐵線蕨(A. tibeticum)、細葉鐵線蕨(A. venustum),主產我國西部山區,向北到陜西、山西和河北。
【模式種】細葉鐵線蕨(A. venustum Don var. venustum.):植株高25-50厘米。根狀莖橫臥,密被深棕色披針形鱗片。葉遠生;葉片闊卵形,頂端尖頭并為一回羽狀,下部三回羽狀;羽片約6對;末回小羽片扇形。僅發現于西藏(吉隆)。
八、我國鐵線蕨的目前市場狀況
鐵線蕨是具有較高觀賞性的蕨類植物,以其四季青翠,姿態優雅,莖如鐵線,葉形多變為人們喜愛,是世界上分布廣泛,栽培較多的觀葉綠植。另外鐵線蕨是陰性植物,較為耐陰,并且還是鈣質土壤的指示植物,要求栽培為疏松、濕潤的石灰質壤土,這點需要注意。
目前我國植物園或者公園,常見的有鐵線蕨(A. capillus-veneris L.)和原產于南美洲的楔葉鐵線蕨(A. cuneatum Langsol. et Fisch.)。值得一提的是,我國新發現的荷葉鐵線蕨(A. reniforme var. sinenseY. X. Lin)(詳見拙文《國家Ⅰ級重點保護珍稀瀕危植物:荷葉鐵線蕨》),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物種,葉片形似荷葉,又像金錢,因而具有較高的的觀賞價值和園藝價值,不過目前已經處于瀕危狀態,因而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加強保護措施和宣傳,避免野外滅絕。
以上就是鐵線蕨屬7系的模式種或代表種的簡單介紹,本文主要參考《中國植物志》、《植物分類學報》等資料,在此表示衷心感謝!由于主要以科普為目的,相對比較簡單,有興趣可以延伸閱讀。
2021/6/23易花得木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總結:以上內容就是鐵線蕨圖片,鐵線蕨圖片大全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