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科爾——麥克基公司戰略上的失敗,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案例:科爾——麥克基公司戰略上的失敗。
科爾——麥克基公司戰略上的失敗靠別人施舍的 2 萬美元起家后 美國科爾——麥克基公司一度光彩耀人 不僅在老本行石油工業界出人頭地還訂下了雄心勃勃的“全能能源公司”規劃涉足于煤炭、木材及嶄露頭角的核能工業。但是就像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樣一家企業的實力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硬要超越這個限度去追求“大而全”的目標企業必然會陷于泥潭。1929 年大蕭條悄悄地逼近美國。但是俄克拉何馬城卻對此漠不關心因為這個地方有油田而且是儲量巨大的油田這個城市正在欣欣向榮地發達起來。當股價暴跌狂潮開始時 《俄克拉何馬日報》只是在“商人們受到股市風波無情傷害”的題目下輕描淡寫地點評了幾句。詹姆斯· 安德森和羅伯特· 科爾的鉆探公司就是在這樣一個時期在這樣一個城市誕生的。它最初的財富是兩臺蒸汽鉆塔和三只煉油爐 它是數百家小型石油公司中的一個 在這個繁忙的城市里疲于奔命到處攬活干。安德森負責鉆探的設備科爾在某家旅館租了一間房挖空心思尋覓鉆探合同僅在周末家人才見得到他。
據說安德森有一只“石油鼻” 善于花更少的錢挖到更多的石油科爾則是個斂財能手因為公司一直面臨資金問題。負債增多、競爭激烈、活少難找哪一樣都能把人活活愁死。科爾還是無名小輩的時候曾去見非利浦石油公司的總裁、大名鼎鼎的弗蘭克·菲利浦想承攬菲利浦石油公司的一份鉆井工程。經過私產賴磨科爾終于讓菲利浦點了頭。長期擔任科爾助手的萊克斯·豪克士在《能源革新》一書中提到這個細節科爾要走了卻活過身來說 “順便提一句菲利浦先生有一個細節我幾乎給忘了。 ” “是什么” “我需要 2 萬美元才能開挖油井。 ”菲利浦大感驚訝咒罵了一通說 “你一直在爭取這項合同敢情連施工的老本都得來借 ”科爾只得一個勁地哼哼哈哈最后菲利浦叫進了秘書說 “給這個家伙 2 萬美元好讓他借雞生蛋。 ”科爾就是憑借這種出奇大膽的作風以及對自己、對公司無限的信任使自己的公司在宏觀經濟極不景氣、競爭白熱化的時期里得以生存下來并有所發展而無數比它資金雄厚的公司卻被淘汰。
挺過大蕭條公司在俄克拉何馬城設了總共只有 11 名職員的辦事處并首次以每股 5美元的價格公開發行股票 12 萬股。當公司有了明顯進步考慮再次公開發售股票時安德森覺得公司發展到了他無力經營的地步于是賣掉了他所持有的股份退出了公司。1937 年美國又一次出現經濟衰退油價下跌。公司沒有搞勘探的資金了。公司董事們意識到需要有能力過人的領導方能將勘探和開采業務抓起來 提高效益麥克基。 他們愿意出高薪聘請菲利浦公司的人才來經營公司。羅伯特·萊恩成為這個幾年內多次改組、易名的公司的執行副總裁。當時公司已改稱“柯林公司” 萊恩在柯林公司擔任重要角色達 5 年之久。菲利浦公司來的另一人是迪安·麥克基他一到任就把公司領上了一條新路。麥克基是菲利浦公司的主任地質學家。在他的領導下公司第一次有了重大發現即發現了阿肯色州的麥格諾利亞油田投產后的利潤提供了繼續擴大再生產的急需資金。二戰期間美國對油料需求加大了。但是 柯林公司此時正陷于債務、稅務、政府限制、資金匱乏、人力短缺以及產品持續跌價的泥潭而無法自拔。科爾和員工們使出渾身解數承攬工程、 變賣產業、 籌集資金 盡力保持公司運轉。
許多工程都是開工一半由于沒錢而停工等后續資金籌措來以后繼續動工。 很多籌措來的資金都少得可憐 從 1000 美元至 3000 美元不等。 菲利浦公司后來出資 攬下柯林公司的部分 這才緩解了柯林公司的燃眉之急。 不久公司在俄克拉何馬城西北面發現了油田引發了“西埃德蒙頓熱潮” 美國礦產局將其稱之為該年度最了不起的原油發現。科爾于 1945 年離開了公司總裁的位置圓了自己多年的從政夢。那年他當選俄克拉何馬州州長后來官運亨通成為參議員。不過他仍是公司董事會里的積極分子。科爾從政后 羅伯特· 萊恩也離開了公司。 作風穩健、 經營石油產業功夫老到的麥克基成了公司的靈魂人物。1946 年公司改稱科爾——麥克基石油工業公司麥克基升任公司總裁。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 美國對能源的需求驚人地增加 一年消耗的油料相當于戰前全世界的年消耗量。公司順應了這種趨勢在開發能源方面創下了很多個“第一” 其中它在路易斯安那州海域離岸 18 公里處建了世界第一座海上商業性油井標志著全美海上鉆探業的興起。
隨著冷戰的升級 政府對生產原子彈的原料——鈾礦的需求量大增。 科爾——麥克基公司買下了亞利桑那州納瓦股采礦廠 成為最早投身采鈾業的石油公司。 鈾礦石需要用碾磨機將其粉碎因此公司進入了這種粉碎機生產領域后來生產出全國最大的鈾礦石粉碎機。此外它還進軍林業、化工業。在向“全能能源公司”目標邁進之時科爾——麥克基公司始終重視其基本產業石油業務的發展。 它先后收購了深巖石油公司、 卡托石油及潤滑液公司和三角形煉油廠等一系列擁有相當實力的產銷企業。 為了處理國內及海外鉆探業務 麥克基公司還組建了環球鉆探有限公司。不過 公司能在競爭異常激烈的能源工業界中屹立不到 很大程度上靠的是石油產品的革新。1959 年公司研制的旋轉式鉆頭鉆出了全國最深的垂直式油井第二年它又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海底鉆探系統 第三年在俄克拉何馬城建造了新的科研中心 使更高水準的技術突破從那里起步。 它與美國鉀堿及化工公司的合并標志著公司在化工領域站穩了腳跟。 公司掌握了加利福尼亞錫苯斯谷 0.53 公頃的干涸湖床礦區的開采權從鹽鹵中提取蘇打粉、銅、硫酸鈉和鉀堿。
科爾——麥克基公司一躍成為美國化工產品的主要生產廠家。作為核燃料的主要生產廠家 科爾——麥克基公司從事核能生產8大步驟中的6道工序包括勘探、采礦、粉碎、將鈾氧化物轉化為六氟化鈾、六氟化鈾重新固結成團、化合出燃料分子等。不久石油工業出現重大變故石油輸出國組織將原油價格跳高許多倍美國公眾被迫接受汽油、能源價格暴漲的現實。這給了能源公司很好的機遇。盡管石油產品利潤增高政府又鼓勵勘探開采原油 科爾——麥克基公司卻滑向了其他領域 不再是海上勘探石油的旗手。此時迪安·麥克基策動公司進行了結構改革力圖增強公司在更復雜多變的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實力。公司還組建了兩家分公司科爾——麥克基煤炭公司和核能公司。科爾——麥克基公司于五六十年代在核能、 化工等領域著實風光了一番 卻忽略環境保護與職員的人身安全這一矛盾到 70 年代突然尖銳起來把公司折騰得灰頭土臉。70 年代時環境保護主義者的隊伍迅速擴大。國家的某些環保規定花費了公司的不少時間和金錢。 公司早就被指責為不注意勞動保護及環境保護 1974 年的家喻戶曉的 “卡倫· 希爾克伍德案”更暴露出公司在進行核能生產時的疏忽草率公司的信譽受到嚴重損害。
希爾克伍德當時 28 歲是公司錫馬龍核能廠的實驗技師是石油、化工及原子能工人聯合會的積極分子。 此人受到了核放射污染的侵害 而公司對造成侵害的一系列事故不做任何解釋。希爾克伍德在去見原子能委員會負責人和《紐約時報》記者的途中被車撞死。她的很不是時候的慘死引起了公眾的懷疑 認為是科爾——麥克基公司的人耍的花招。 聯邦政府調查了此事但是沒有公開結果。公司的勞保與安全狀況也受到調查國家公共廣播電臺的報告稱在錫馬龍廠有 20-21 公斤的放射性元素杯沒有經過防護就暴露在工人們面前。 公司不得不關閉了錫馬龍廠。但是工人聯合會還指控公司往錫馬龍河排放污染物還更改過產品檢驗記錄 對工人身體的危害遠不止已經揭露的那些問題 希爾克伍德的家人也再次控告錫馬龍廠的環境污染問題。不久核能管理委員會查出了公司另一個核燃料加工廠俄克拉何馬的高爾工廠有 15處勞保與安全方面的漏洞。最讓公司頭痛的是它的一座六氟化鈾發生器因過載運轉而爆炸散發出劇毒的輻射性氟化酸霧使一人死亡110 人被送進醫院治療。公眾被激怒了大聲疾呼嚴懲事故責任者。 一系列取證調查之后 核管理委員會指責科爾——麥克基公司在接受調查時謊報情況。
商業周刊曾經報道科爾—麥克基公司的油礦開采、粉碎、加工所產生的效益只占公司總產值的 2%而事故頻繁的五年里造成的損失竟達 7200 萬美元而且市場對油礦需求也大為減少。但是在這種情形下公司的領導人仍天真地認為需求量終將恢復其鈾礦資源將會在 90 年代為公司掙大錢麥克基。除了核污染問題外公司關鍵性的部門即石油勘探、開采企業也不太景氣。當時不少打公司競相提高科學家的薪水以吸引人才 而科爾—麥克基公司付給科技人員的薪水缺乏吸引力這導致了人才外流。一家市場研究機構估計五年間該公司石油儲備跌落 21%天然氣減少 10%。魔根·斯坦力公司估計科爾—麥克基公司每產一桶石油成本達 13 美元而它的競爭者只需花 7.35 美元。石油企業是公司的牛奶和面包現在眼看著連這些也將喪失公司豈不是得從小康跌到困頓中去了許多分析家認為科爾—麥克基公司的根本問題是過度地多樣化 企圖成為 “全能能源公司” 的目標也過于輝煌 使本來精明過人的公司領導人頭暈目眩 把公司塑造成一個四不像成為零零散散的能源企業的聯合體其經營范圍包括鈾、懷德開采、粉碎和加工化工煤炭石油鉆探、提煉汽油零售木材生產。
公司 1981 年收入尚有 2.11 億兩年后跌到 1.18億。在這個關頭弗蘭克·麥克法森換下了迪安·麥克基出任科爾—麥克基公司董事長。麥克法森采取了一系列變革措施包括裁撤某些能源企業集中公司的財力和人力搞重點突破。他先是賣掉了鉀堿礦又賣掉鈾加工廠使公司著力于振興油氣勘探企業在化工和煤炭上作了些投資。麥克法森任期內公司仍未擺脫環境問題的困擾 它被指控在全國七個地方造成了間接的污染。這些指控的調查曠日持久讓公司“出了不少血” 。公司最終吸取了深刻的教訓增強了環保的責任心開始注重未來發展中的環保規劃問題。 討論 1. 該案例中科爾—麥克基公司主要采用了哪些公司戰略請具體說明 2. 許多分析家認為科爾—麥克基公司失敗的根本問題是過度地多樣化你是怎么認為的請詳細說明。 3. 科爾—麥克基公司盲目追求“大而全” 造成公司實力分散麥克法森采取變革措施方的向是否正確正值能源危機的時候 他卻撤銷了能源企業 并賣掉了鈾加工廠這些大有前途的項目反而保留了比較保守、發展較緩慢的項目這種做法的優、缺點各是什么對公司以后的發展方向會有什么影響 4. 假如你是一個公司的經理你認為該如何充分發揮公司的實力但又不超越限度 5. 現階段資金短缺但又遇到環境污染的問題采取一系列環保措施勢必占用公司大筆資金而且這方面又很難獲得銀行貸款你能否解決這個財務問題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案例:科爾——麥克基公司戰略上的失敗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