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這句俗語廣為人知,但它確切的意思你真的了解嗎?從字面來看,它傳達出一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如果不想讓別人知道自己做了某件事,那么最好就不要去做。在現(xiàn)實生活中,無論我們的行為多么隱蔽,都存在被發(fā)現(xiàn)的可能性。無論是善行還是惡行,都會留下痕跡。這句俗語不僅是一種告誡,提醒人們行事要光明磊落,也是對因果規(guī)律的一種樸素認知。接下來,讓我們深入探究這句俗語背后的含義及它在生活中的具體體現(xiàn)。
1、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常用俗語,讀音是ruòyàorénbùzhī,chúfēijǐmòwéi,意思是要想別人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壞事終究要暴露。出自漢代·枚乘的《上書諫吳王》。
2、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七十一回:俗言:“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哪日倪太公得了此子,早已就有人知道,道喜的不離門。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nèi)獲得企業(yè)的快速回復(fù))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chǎn)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