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
咨詢
“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這些傳統理念,在中華傳統文化的長河中熠熠生輝?!叭柿x禮智信”為儒家“五常”,仁是仁愛之心,義是正義之舉,禮是行為規范,智是智慧謀略,信是誠信之品。而“溫良恭儉讓”出自《論語》,溫和善良、恭敬、節制、謙遜,是為人處世的重要準則。深入探究它們的含義,不僅能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智慧,還能為當下的社會生活、個人修養提供寶貴的精神指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詳細解讀這些經典表述。
1、仁義禮智信“意思是仁愛、忠義、禮和、睿智、誠信。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義、禮”,孟子延伸為“仁、義、禮、智”,董仲舒擴充為“仁、義、禮、智、信”,后稱“五?!?。
2、溫良恭儉讓“意思是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遜這五種美德。溫良恭儉讓是傳統美德即什么也不爭,什么也不搶,處處與人為善。溫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內肅,儉乃節約,讓即謙遜。
3、即處處與人為善,溫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內肅,儉乃節約,讓即謙遜。先秦·孔子《論語·學而》:“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