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語言表達中,“敏”字是一個使用頻率頗高且富有表現力的字。它可以形容人思維靈活、反應迅速,也能用于描述事物具有敏銳的特性。學會用“敏”造句,不僅能豐富我們的語言儲備,更有助于提升語言表達的精準度和生動性。無論是在寫作、交流還是學習中,巧妙運用包含“敏”字的句子,都能讓我們的話語更具感染力。那么,具體該怎么用“敏”造句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同探尋其中的方法和技巧。
造句指懂得并使用字詞,按照一定的句法規則造出字詞通順、意思完整、符合邏輯的句子。依據現代語文學科特征,可延伸為寫段、作文的基礎,是學生寫好作文的基本功。造句來源清俞樾 《春在堂隨筆》卷八:“其用意,其造句,均以纖巧勝。” 夏丏尊葉圣陶《文心雕龍》 四:“造句也共同斟酌,由 樂華 用鉛筆記錄下來。”
下面為您提供關于【怎么用敏造句】內容,供您參考。
1、把小敏送回家,我如釋重負。
2、蘭敏考試拿第一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了。
3、小敏無精打采的看著黑板。
4、媽媽幫小敏安頓好了一切,才放心地高開。
5、小敏對媽媽總是百依百順。
6、小敏沒考上大學,整天呆在家里,郁郁不樂。
7、他見了那個精敏的刑警,便立刻龜縮起來了。
8、昨天小敏沒有回家,媽媽正在寢食不安地等待。
9、爸媽都上班去了,小敏一個人在家感到很孤單。
10、得知阿明沒有跟小敏結婚,頓時大喜過望。
11、我和他本來很好,小敏卻從中作梗,破壞我們之間的關系。
12、老師表示,如果楊敏改正了錯誤,就對她的過失既往不咎。
13、下課了,老師走到小敏身邊,耐心地解答她的疑問。
14、小敏生病現已痊愈,且又胖起來,與生病以前相差無幾。
15、經過幾次預賽,小敏終于脫穎而出,奪得了冠軍的決賽權。
16、看到同學們紛紛被爸爸媽媽接走了,小敏的心中有股說不出的酸楚。
17、小敏之所以這次期末測評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是因為她最近學習非常的努力。
18、小敏在數學上可謂是呆若木雞,但她在英語在全班堪稱鶴立雞群。
19、你一向精敏過人,這件事卻處理成這樣,真是聰明一世,懵懂一時啊!
20、小敏的愿望還是沒有實現,她知道,不是爸爸媽媽不愛他,這中間,有好多的無可奈何。
句子是語言運用的基本單位,它由詞或詞組構成,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如告訴別人一件事,提出一個問題,表示要求或制止,表示某種感慨。它的句尾應該用上句號、問號或感嘆號。造句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在分析并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加以說明。如用“瞻仰”造句,可以這樣造:“我站在廣場上瞻仰革命烈士紀念碑。”因為“瞻仰”是懷著敬意抬頭向上看。
2、用形容詞造句,可以對人物的動作、神態或事物的形狀進行具體的描寫。如用“鴉雀無聲”造句:“教室里鴉雀無聲,再也沒有人說笑嬉鬧,再也沒有人隨意走動,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了。”這就把“鴉雀無聲”寫具體了。
3、有的形容詞造句可以用一對反義詞或用褒義詞貶義詞的組合來進行,強烈的對比能起到較好的表達作用。如用“光榮”造句:“講衛生是光榮的,不講衛生是可恥的。”用“光榮”與“可恥”作對比,強調了講衛生是一種美德。
4、用比擬詞造句,可以借助聯想、想象使句子生動。如用“仿佛”造句:“今天冷極了,風刮在臉上仿佛刀割一樣。”
5、用關聯詞造句,必須注意詞語的合理搭配。比如用“盡管……可是……”造句:“盡管今天天氣很糟,但是大家都沒有遲到。” 這就需要在平時學習中,把關聯詞的幾種類型分清并記住。
6、先把要造句的詞擴展成詞組,然后再把句子補充完整。如用“增添”造句,可以先把“增添”組成“增添設備”、“增添信心”或“增添力量”,然后再造句就方便多了。
隨著信息新媒體的發展,網絡已經成為繼報紙、收音機、電視之后的主流媒體,并有將其整合的趨勢。網民數量的激增使得網絡話題的熱議和網絡語言迅速成為流行語。出現了很多新現象:網絡造句——當某一新聞事件在網絡迅速流傳之后,新聞事件中的某一具有代表性的詞語,在網友們的推廣下,成為造句的主體,并迅速在網絡流行展開。比如李剛事件中,我爸叫李剛成為流行語,以它進行的造句活動在網絡鋪開。例如:窗前明月光,我爸是李剛;給我一個李剛,我能撐起整個地球等。而在360與騰訊的3Q網絡大戰之后,一句“我很艱難的做出決定”也迅速流行。這類造句的特征主要是將已有的詩句、文章等進行改變而成。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