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的長河中,“秦甘羅十二拜相”的故事廣為流傳,充滿了神秘色彩。甘羅,這位戰國時期的傳奇少年,在十二歲便登上了相位。那這究竟是怎樣一個典故呢?“拜相”又有著怎樣的含義呢?“秦甘羅十二拜相”講述了甘羅憑借其過人的智慧與膽略,在復雜的政治環境中嶄露頭角,為秦國立下赫赫功勞,從而獲此殊榮。而“拜相”,在古代是授予丞相之位,意味著掌握重要權力,輔佐君主治理國家。接下來,讓我們深入探尋這背后的精彩故事。
1、秦甘羅十二拜相就是秦甘羅十二歲就做了宰相。拜相就是被拜為宰相的意思。
2、甘羅的父親在朝當官。一天皇帝把他叫去說:“近來朕得了一種病,非吃公雞蛋不愈。朕限你在三天之內弄幾顆公雞蛋來,否則罰你一死!”甘羅的父親明知無法弄到,但圣命如山倒,只得接受任務。回到家中,愁眉不展,唉聲嘆氣。十二歲的兒子甘羅便問:“父親今日回到家來,面帶憂色,為了何事?”父親便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爹爹不必著急,第三天孩兒我去替你交差便是了。”
3、第三天,甘羅上朝拜見皇上。皇上問;“你父為何今日不來朝見?你一個小小孩童來干何事?”甘羅不謊不忙地說;“拜告圣上,我父昨晚上生了個小孩,不能回朝,特地讓我來請假。”皇上怒氣沖沖地說:“你簡直是胡說,男人怎能生孩子。”甘羅馬上說:“既然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雞豈能下蛋。”一句話問得皇上啞口無言,答不上話來。皇上見十二歲的甘羅有膽有識,便當場封他為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