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營和加盟(連鎖發展直營還是加盟好?分析連鎖大佬給你經驗),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直營和加盟(連鎖發展直營還是加盟好?分析連鎖大佬給你經驗)。
如果連鎖經營的經營管理者,對連鎖經營的認識僅停留在“零售”和“批發”階段,對特許加盟的理解僅停留在收取加盟費的水平,這樣的思維模式太落后,即使在20年前也不算先進。
“做直營還是做加盟”始終困擾著一大批人,其實這本身就是個偽命題。不同的生意有不同的做法,不同的生意人有不同的資源和經驗,當然也有自己擅長的方法。我很難評價周黑鴨和絕味哪個更成功。
當加盟的“用心”PK直營的“努力”,你以為誰能夠贏?
店長給老板干,好的算“努力”;加盟商給自己干,不好的都會“用心”!
一、連鎖企業賺的是什么錢?
連鎖匠今天想和大家一起看看連鎖的本質到底是什么。
首先,為什么要做連鎖店?
有人說,店多賺錢多,1個店掙1萬,100個店就掙100萬。店多了就有廣告效應,有利于做品牌、做平臺。
那么,連鎖企業賺的是什么錢?
1、直營店單店盈利疊加。
正如我剛才所說,1個店掙1萬,100個店就掙100萬。
2、加盟費及后續費用,包括管理費。
3、批發商品的差價。
如果光做直營、不做加盟,直營店單店盈利疊加可能遇到的困惑包括:
1、門店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被運營總部輕易地花了。
2、直營店開的越多,成本越高。
比如房租成本、人力成本、運營成本“三高”的問題。
3、直營店開的越多,管理難度越大。
我見過旗下有幾千家直營店的企業,總部管理壓力相當大,有時甚至參照部隊進行管理。
如果直營店很少、主要做加盟,賺加盟費及后續費用可能遇到的困惑包括:
1、加盟店和總部關系松散。
2、加盟店不好管理。
關系松散,導致不好管理。
3、加盟店不付后期費用。
4、加盟店竟然還侵權仿冒。
最后,賺批發商品的差價可能遇到的困惑包括:
1、利太薄。
2、加盟商覺得只賣總部的產品太單一,于是將其他家的產品放進去一起賣。
3、自己沒有產品,賣的是服務。
比如洗衣、早教行業,為了賺批發的錢,只能自己生產洗衣液、教材來賣。二、做直營還是做加盟?
做直營的優點包括管理執行到位、可控、毛利高、可并表;缺點是開店速度慢、管理投入大。
做加盟的優點是拓展快;缺點是不好管理、單店毛利低、不可并表。
那么做加盟到底是為了什么?
1、可以快速賺錢。
做加盟不僅可以快速賺錢,還可以持久賺錢。
2、可以快速擴張。
連鎖加盟是21世紀中國的主導商業模式,可以實現低成本、高擴張。
3、可以使用加盟商的資源。
除了資金、人脈、銷售渠道、團隊等,加盟商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資源,即:用心。
所謂“為誰干比怎么干更重要”,加盟商的工資來自于利潤,Ta會覺得是在為自己干活,因此Ta的投入成本也會不一樣。
4、可以不用自己投資,給總部省錢。
5、可以借加盟商的力。
剛才提到的“用心”就是借力的一種。
美國有位投資人對創業成功的因素進行分析,他提供了幾個選項,讓大家選出“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大家做出選擇后,排第一的因素是時機。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地利”在前,“人和”在后。我認為馬云和王健林為什么能成功,倒不是因為他們做了什么事,而是因為他們在對的時候做了什么事。所以時機第一重要。
道家學說常提到“術”、“道”、“勢”。我們很多時候太關注“術”的長遠,然而“術”并非放之四海而皆準,它只是最后一道防線。使用“術”必須根據對象和場景,把它用在合適的地方。
有一句話說:上智者借勢,中智者借力,聰明人自己干。但是如果什么事情都自己干,那會很辛苦,而且不一定能夠達到你想要的成功。所以要借力和借勢,這才是最高境界。
三、比起“術”,“道”和“勢”更重要
“咪姐采訪”欄目今年采訪了摩提工房、羅森、21世紀不動產等若干連鎖企業,它們去年的門店數、利潤和營業額都獲得了大幅度增長。
這些企業做了什么?
1、大力發展加盟。
2、緊密型加盟。
實際上,它們構建了一個平臺,給加盟商提供了共同創業的機會。
再看幾個例子。
7-11有2萬多家店,其中直營店只有500家,大部分是加盟店。去年它的人均營收是116美元,只比阿里的人均營收少1美元。
美宜佳是東莞的供銷社改制代表企業,目前為止,它的總門店數有1萬多家直營和加盟,其中直營店只有30多家。我曾作為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優秀品牌的評委去他們公司參觀,當時他們公司只有兩名副總,一名分管客服,一名分管IT,這個客服是服務加盟商,這個IT也是服務門店。
紫燕和百果園,都進行了直營改加盟的嘗試,效果都非常好,單店業績都獲得大幅度提升。
以上都是做加盟或直營改加盟效果特別好的企業。
當然,直營也有做的特別好的,比如周黑鴨。
所以到底是做直營還是做加盟,這是個“術”的問題,更重要的要看“道”和“勢”。
我認為天底下的事情沒有對錯,只有合適不合適。做加盟是“勢”,但是能不能做,合不合適,要看每一家公司。如何把加盟商領導起來,讓品牌往一個方向走,這需要總部有足夠的心胸去容納加盟商。
企業品牌資產產生“溢價”之后,企業擴張的兩種選擇就會出現:直營連鎖,還是特許加盟?兩種擴張方式,到底孰優?孰劣?
今天借由走直營的周黑鴨上市與走加盟的絕味對比案例,或許能告訴你一些答案。
中國連鎖鹵水鴨品牌——周黑鴨將于11月1日至4日公開招股,并于4日定價,招股價介乎5.8至7.8港元,每手500股,預計11月11日于主板掛牌。
據此前報道,周黑鴨預期籌集最多31億港元。此次周黑鴨若終能順利 IPO,將被視為消費品資本化里程碑式的事件。
披露顯示周黑鴨 2020 年的總收益為 24.3 億元,凈利潤為 5.5 億元。都是賣鴨脖直營和加盟,煌上煌、絕味、久久丫都采取了直營和加盟店并存的模式,而周黑鴨只做直營,不做加盟,這也導致周黑鴨門店數量相對較少,然而從毛利率上來看,,周黑鴨超過其他對手數倍。
三家上市公司利潤對比:
煌上煌 2020 年毛利率為 29.93%,同比減少 0.1%;凈利潤 6088 萬元,同比下降 38.27%;
絕味 2013年和2014年1~3 月的毛利率分別為 27.24%和 30.9%;
周黑鴨近三年來的毛利率則分別高達 57.2%、54.7%和 56.4%,去年實現總收益24.3 億元,若按照 41.3%的復合年增長率,周黑鴨 2020 年的收益將超過 30 億元。
周黑鴨此前共完成兩輪融資,2010 年10 月,天圖資本 投資 5800 萬元,2012年6月,IDG 資本投資1億元,天圖資本追加投資 3000萬元。
天圖資本合伙人李康林認為:周黑鴨之所以能在同品類的幾大品牌圍剿之下仍保持超高增長,正是由于其堅守直營模式。
四、加盟商的驅動力是賺錢
品牌的最終發展目標是什么?是獲得更高的議價權。
開放加盟能讓企業迅速占領市場賺快錢,但這實際上是對品牌的透支。而且為什么想要快速占領市場?還是因為品牌不夠強、供應鏈不夠強、產品差異化不夠?
另一方面,為什么別人要加盟你?什么樣的人會去加盟別人的品牌而不是自己做品牌?
很簡單,加盟商來找你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他根本不在乎品牌的運營、 不在乎供應鏈。
對加盟商來說,總部的供應鏈越容易模仿越好,最好是加盟后第二年自己就可以找到供應商替代你。
所以你和加盟商的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嗎?如果利益不完全一致的話,你怎么保證他會和你一樣持續保持品牌的優化?
如果沒有了品牌,你還有什么呢?
所有有加盟店的企業,無論是絕味還是久久丫,我相信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市場上產品的銷售量遠遠大過總部的供給量。
原因就是加盟商從別的地方進貨了,或者自己生產了,因為自己生產利潤高。那自然會出現“以次充好“的可能性。
如果有很多空間可以自己賺更多的錢,加盟商對總部就沒有任何的品牌忠誠度。
除非你的供應鏈是不可替代的,品牌強大到他動手腳的機會成本極高,那他才可能會嚴格遵守你的規定。我認為在品牌初創階段,不大可能做到。
更大的可能性是什么?你把一個不懂餐飲的人通過加盟方式帶到了餐飲圈里,然后他觀察了你的運營邏輯和成本結構,然后加盟一年之后,他就把你一腳踢開了,自己找一個人做了。更有可能就是你派去的那個店長被他策反了。
在今天這個商業社會?為什么不呢?如果加盟商的驅動力就是賺錢,當他忽然發現你的品牌也沒有他想象中那么強大,當你自己還在摸索管理經驗的時候,他為什么要加盟你?
五、資本市場看直營和加盟
對于直營和加盟這兩種不同模式,資本市場給企業的估值有沒有區別?
首先,要知道二級市場 A 股的基本估值邏輯是什 么?其實是成長性。如果你已經是一個全國性的品牌,并且開放了全國加盟, 那么資本會默認你未來的成長速度和你過去的成長速度應該是差不多的。
因為加盟實質上沒有太多限制,只要你放開就會一直成長(當然會有一個上限);而且理論上成長速度會隨著加盟店的增加而逐漸放緩。
而直營就是隨著公司的體量越來越大,你同時能開出的直營門店就會越來越多,這就是資本推動型的模式,理論上來說它的加速度會越來越快。
比如周黑鴨,只在北京有多少家店,在武漢有多少家店......大家就會很簡單地推論,用其他的省去相乘(可能會打個折扣,因為人口密度的原因),但是這樣的想象空間也會比已經做了全國性加盟的項目的想象空間大很多。
這是單純從財務成長性的角度來說;
其次,直營模式賺的是整個價值鏈的錢。
所以顯示出來周黑鴨的凈利會比別的公司的毛利還要高,那么在其他公司成長速度又慢,絕對利潤值又很小的情況 下,二級市場給誰的估值會更高,就顯而易見了。
最后,在同一品類的幾大品牌以“加盟+直營”模式急速擴張的圍剿之下,,周黑鴨仍然保持了最高的增長,這說明周黑鴨的生命力更強。
而它的生命力強不只是因為產品的口感,也不是因為它的品牌天生就比其他品牌更強,這實際上就證明:直營的模式就是比其他的模式會更好。其實這是一個簡單的,通過數據分析就可以得出來的結論。
品牌的價值來自于超額收益,因此必然在價值鏈中屬于最強勢。如果有大量加盟存在,顯然說明在價值鏈中品牌不夠強勢。
六、直營or加盟
當年,鴨脖混戰時,起步較晚的絕味很好地借助了加盟的力量,加盟商每年僅向絕味繳納4000到8000元不等的加盟管理費,三年后只交管理費。
加盟讓絕味的勢力范圍迅速擴大,銷量蹭蹭往上漲,一舉超過了周黑鴨以及一大批武漢本地品牌。近三年時間,絕味鴨脖還以每年1000家加盟店的速度在瘋長。
相反,直營資金投入大、見效慢。一般企業發展初期難承受,所以對企業的要求較高,規模擴張受資金、稅收、地區法規等制約。
加盟對于企業在全國范圍內擴張遠遠快于直營。直營or加盟,各有所長,事物兩面性特點決定了在不同時期采取不同策略。
-直營連鎖-
優勢
1.總部擁有連鎖店的采購、配送、和核算權,因此,統一采購占優勢,能降低經營成本和價格。
2. 總店統一調配資金、設備、人員等資源,能夠有效地做到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效率。
3. 對于連鎖店而言,總店分擔經營事宜,連鎖店能集中精力進行商品管理和服務改善,為顧客滿意度服務。
4. 連鎖店運營管理屬公司內部事務,受外界制約和影響少。
5. 對于品牌形象的統一性能做到最大程度地保持。
劣勢
資金投入大、見效慢。一般企業發展初期難承受,所以對企業的要求較高,規模擴張受資金、稅收、地區法規等制約。
-加盟連鎖-
優勢
1. 融資功能:特許人轉讓經營權,將無形資產轉變成有形的,能夠積累大量資金,增強公司的實力和發展能力,用較少資本投入迅速擴大公司規模。
2. 低風險的生意入口:受許人通過資本取得經管技術和經驗,同時還能獲得總公司的品牌等無定資產的使用權和幫助。
劣勢
依賴性:加盟店對總公司品牌、形象、管理等的依賴。
七、餐飲品牌擴張策略
麥當勞在中國的總店現已超過2200家,在經營策略上,它既有直營店,也有加盟店。
肯德基的中國市場策略從一開始的偏向直營加盟的模式,也轉變為直營+加盟雙軌并行的模式,最具特色的是它的雙贏特許加盟模式,而肯德基只在中國非農業戶口15萬~40萬,人均消費>6000元/年的中小城市開放加盟。
星巴克的品牌擴張,一直堅持直營路線:由星巴克總部進行直接管理,統一領導,目的是控制品質標準。海底撈基本是采用直營連鎖方式,嚴格限制加盟店,其在全球的136家店(2020年資料顯示)也全部都是直營店。
綠茶餐廳如出一轍,堅持直營,嚴格限制加盟連鎖。……
建議:
1、財大氣粗的餐飲品牌多選直營搞連鎖,資金不多、處發展初期的餐廳,可通過連鎖擴張勢力。
2、創造可復制的商業模式。加盟店必須能將成功的商業模式復制給加盟商,否則選擇自營更合適。
星巴克身為世界上最大的連鎖咖啡企業,之所以堅持直營模式,是因為它的不易復制性,產品質量是一方面,還有企業文化的傳遞,而中餐的火鍋則能夠憑借生產管理簡單,核心技術的標準化成為可復制很強的品類。
3、欲速則不達。盲目追求速度,連鎖店無論直營還是加盟都可能半路夭折,開店不光是雇傭幾個員工找幾個廚師,擺些桌椅就能干的。
“連鎖”連的是標準化一致性,鎖的是品牌,所以連鎖企業應該練內功,加強品牌建設,決定其成敗的不是規模大小和擴張速度,而是其管理流程和文化的傳承是否。
連鎖店無論是直營還是加盟,都應該保有一致的文化、服務、產品質量和用戶體驗。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直營和加盟(連鎖發展直營還是加盟好?分析連鎖大佬給你經驗)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