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源果汁集團(深度 | 匯源果汁陷“摘牌危機”,朱新禮已近“末路窮途”?),36創業加盟網給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讓更多的人可以參考:匯源果汁集團(深度 | 匯源果汁陷“摘牌危機”,朱新禮已近“末路窮途”?)。
文:趙正
圖:焦震楠
原本被港交所發函于3月2日除牌的匯源果汁(01886.HK)目前依舊屬于“停牌”狀態。
2月14日晚,匯源果汁收到香港聯交所一紙退市的函件。匯源果汁發布公告稱,公司接到聯交所發出的函件,由于公司證券買賣自2018年4月3日停止交易,無法于2020年1月31日前履行復牌條件,在聯交所恢復證券買賣。聯交所上市委員根據上市規則,決定取消匯源果汁的上市地位。
但由于匯源集團提請復核,目前這家公司仍然處于停牌狀態。另據該公司2月28日公告,匯源獨立內部監控顧問對該公司4個主要子公司的16個事項進行了獨立內部監控審閱,匯源管理層同意實施內部監控顧問建議的補救措施,匯源將繼續停牌。
更早一些的時候,2020年2月12日,匯源果汁的創始人朱新禮父女才剛剛宣布退出匯源果汁董事會,其中朱新禮辭去公司董事會主席等職務,其女朱圣琴也辭任公司執行董事。匯源果汁的另外一個執行董事鞠新艷“接盤”董事會主席職位。
盡管朱新禮家族已經基本退出匯源果汁的經營管理層,但是面對這樣一個背負著100多億元債務爛攤子,誰將成為“接盤俠”還是一個未知數,匯源果汁的前景一片黯淡?!渡虒W院》記者就創始人辭職和退市等相關問題發采訪函給匯源果汁公關部,截至發稿前沒有收到相關回復。
禍起“關聯交易”
作為一家上市13年的知名企業,匯源果汁其實已經停牌了20個月,而導致匯源果汁停牌的則是因為一起關聯交易。
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間,在沒有獲得董事會批準和未公開披露的情況下,匯源果汁單方面向匯源集團旗下的關聯企業北京匯源飲料借款42.75億元,以便北京匯源資金周轉和債務清算。但是這樣的做法違反了港交所上市規則中關于關聯交易申報、股東批準及披露的條款,港交所考慮將其停牌處理。
盡管匯源果汁為此做了很多補救措施,比如:訂立書面的貸款協議并終止相關貸款,但也還是沒能挽回停牌的命運,2018年4月,匯源果汁被港交所宣布停牌,彼時市值已經跌到54億元,還不到高位市值時的零頭。
2020年1月31日,匯源果汁發布了一份獨立調查報告,該報告詳細解釋了這筆貸款是如何在沒有獲得公司董事會批準并簽訂協議,也未曾對外披露的情況之下,借到了關聯公司北京匯源飲料手中。
這份報告稱,2017年8月~12月期間,在沒有任何管理層審批的情況下,集團的資金中心通過4家集團內公司的9個銀行賬戶分66次轉賬給4家關聯公司,根據雙方達成的協議安排,匯源果汁合計向北京匯源飲料提供42.83億元的短期貸款,年化利率10%。
相關貸款是由時任資金中心主任及關聯公司北京匯源飲料財務總監二人商定執行的,沒有簽署書面合同。這兩位執行人直接將相關貸款歸類為集團內部銀行轉賬,認為不需要上報集團管理層審批,只需由集團資金中心負責人審批。這樣的說法就撇清了匯源果汁董事會成員未參與相關借款和知悉相關借款事宜。但是這樣的說法還是不能讓外界接受,畢竟一筆42億元的巨額款項的借貸,公司最高層不可能一點不知道。這只能顯示出匯源果汁內部管理的混亂和不規范。
除了被港交所停牌,其實這幾年匯源果汁的業績也是非常糟糕,負債一年比一年高,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匯源果汁的負債規模分別達到了65.35億元、76.62億元、99.95億元和114.02億元。此后由于一直停牌,匯源果汁2017年財報、2018年財報以及2019年半年報一直都沒有披露。如此高昂的負債規模,不要說償還本金,就是其借貸利息就高達凈利潤的四倍,所以,匯源果汁的負債總額越滾越大。
“匯源果汁近年來戰略失誤、內部管理混亂、業績不佳、持續虧損、負債高企,又涉嫌違規借款給關聯企業,種種因素導致創始人朱新禮和其女兒退出了經營管理層?!辟Y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向《商學院》雜志記者表示。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則認為,隨著朱新禮父女退出匯源果汁的管理層,應該會給匯源果汁帶來一個新的轉型和升級的機遇,如果有新的戰略投資方進入匯源,對匯源果汁的發展將會有一個好的支撐,從產業端、資本端、消費端去看,匯源的產品是很好的,只是資金比較緊張,隨著新的資本方進入,通過全新的營銷體系去改變它原有的東西,應該說匯源的生命力還是有的。
盲目投資導致資產負債率居高不下
記者在與多位業內專家溝通后發現,專家們一致認為匯源果汁的產品其實是不錯的,而且這么多年匯源果汁也一直是國內純果汁的代名詞,更是純果汁的第一品牌,對于消費者而言,提到純果汁多數人第一反應都會想到匯源果汁。
就是這樣一個在中國飲料市場穩坐純果汁第一,品牌認知度不錯的品牌為什么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
2007年匯源果汁在香港上市,這次上市為匯源果汁迎來大好的發展時機,為了擴大產品線和產能,朱新禮帶領匯源果汁在市場上迅速擴張,在全國各地建廠,收購了許多正在發展中的企業,成本和代價都不低。但是,工廠很多,利用率很低,閑置資源折舊等問題讓匯源的資產負債率迅速上升。
2008年可口可樂公司找到朱新禮,希望收購匯源果汁,給出的價格是每股12.2港元的價格,收購匯源果汁全部股份,總計約179.2億港元。這對于正在處于低谷中,業績下滑嚴重的匯源果汁絕對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朱新禮也非常期待被可口可樂收購。
為了滿足可口可樂的收購需求,朱新禮重新規劃了匯源果汁的所有生產線,加大了對上游產業鏈的投入力度,并重新調整了銷售渠道。2008年,匯源果汁投資20多億元巨額資金新建工廠,準備轉型做上游的純果汁原料供應商。同時,匯源果汁大幅削減銷售人員,財報顯示,2007年底,匯源的銷售人員總數為3926人,到2008年底僅剩1160人。這種轉型一直持續到2009年初。
然而,2009年3月,中國商務部以反壟斷為由阻止了這次的收購計劃,這個結果一下子打亂了匯源果汁原有的安排和部署,為此投入的眾多投資項目都泡湯了,對于匯源果汁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和負擔,匯源果汁負債率逐年上升,元氣大傷。
除了可口可樂的收購未果給匯源果汁帶來的經濟損失,匯源果汁的投資戰略失誤也讓匯源雪上加霜。農民出身的朱新禮本人熱衷于果汁加工的上游產業鏈投資,包括果樹種植栽培、果汁深加工產業以及其他農業項目。據悉,匯源果汁在湖北、安徽、山東等地建設了很多水果加工基地,發展水果品種改造及深加工,僅僅這個環節就投入了20億元。
此后,匯源果汁不斷進行融資,增加對廠房設備、土地等生產資料的投資,花費的資金估計在60億元以上。截至2019年上半年,匯源已在全國10余個省份規劃建設了20余個農業產業化園區,連接起1000多萬畝優質果蔬茶糧種植基地。
匯源果汁的官網上一則新聞顯示匯源果汁集團,2019年9月,匯源果汁與新疆紅旗坡農業發展集團在阿克蘇簽署了“關于特色林果產業項目投資”的合作協議,按照協議匯源果汁將投資阿克蘇匯源水果綜合產業園項目建設,其中匯源紅30萬噸果蔬飲料加工項目,主要用來建設果漿廠、果汁廠和果汁飲料灌裝廠。
在朱丹蓬看來,匯源果汁不斷在上下游產業鏈上的布局,讓企業背上上沉重的債務包袱,很多投資造成嚴重浪費,如此重資產的經營方式,在飲料企業中也極其少見。而這些投資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到匯源果汁的財務表現。盡管匯源果汁財報業績從2014年開始出現虧損,但是從2011年、2012年和2013年開始,匯源果汁的主營業務就是處于虧損狀態。由于政府補貼和出售下邊的公司獲得收益才彌補了主業了的虧損。
家族企業管理粗放人事變動頻繁
匯源果汁雖然是一個上市公司,但也是一家家族色彩濃厚的家族企業。
匯源果汁的早期發展主要依賴于朱新禮這位創始人對資本的成功運作,迅速搶占空白市場,一舉將匯源果汁打造成中國純果汁的第一品牌。企業獲得成功后,朱新禮的兒子、女兒、兄弟、女婿等家族成員紛紛進入企業,并擔任重要職位。
其中朱新禮的女兒朱圣琴擔任匯源果汁董事會執行董事和集團副總裁,朱新禮的女婿高勇曾擔任匯源果汁的副總裁(后因為利用廣告投放獲得非法收益而逐漸淡出企業),朱新禮的弟弟朱新德曾擔任匯源果汁的總經理,其侄子朱勝彪曾擔任匯源果汁的法定代表人和匯源水業務的負責人(后因商標權糾紛被朱新禮撤職)。
匯源果汁在山東成立,后來總部遷入北京,之后與德隆、統一、達能的合作,以及在香港的上市,一系列的資本運作讓匯源果汁迅速成為果汁第一品牌,這些都離不開其核心人物——朱新禮。這也是我國大多數家族企業發展的路徑,由一個極具個人魅力的靈魂人物帶動企業迅速發展。但是匯源果汁作為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長期以來粗放式的管理也逐步暴露出各種問題。
在梁振鵬看來,家族成員的教育水平和知識能力都是有限的,它不足以支撐規模龐大企業的全部控制權。企業要進一步成長,必須要吸納職業經理人進入企業,也必須向這些職業經理人讓渡經營控制權。從匯源果汁發展歷程可以看出,朱新禮一直牢牢握住企業的經營控制權,這使得職業經理人難以獲得與其決策相應的實際控制權,因而大大地降低了這些職業經理人的積極性和效率,從而導致職業經理人走馬燈似的更換和離職。
總結:以上內容就是匯源果汁集團(深度 | 匯源果汁陷“摘牌危機”,朱新禮已近“末路窮途”?)詳細介紹,如果您對創業項目感興趣,可以咨詢客服或者文章下面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給您項目的反饋信息。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