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牙疼了我們可以迅速去看牙醫,借助先進的醫療手段解決問題。但你是否好奇,在古代牙疼怎么辦呢?古代沒有如今發達的牙科技術和完善的醫療體系,牙疼對于古人而言也是頗為困擾的事情。那時的人們會采用一些獨特的方法來緩解牙疼,比如使用草藥、針灸等。這些方法雖看似簡單原始,卻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和經驗。了解古代人應對牙疼的方式,不僅能讓我們知曉古人的生活,也能從側面感受醫學的發展歷程。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探尋古代人治療牙疼的奧秘。
1、黃帝。黃帝開出了治療牙痛的第一味藥:花椒。
2、扁鵲。扁鵲為齊中大夫治齲齒的病例可能算是口腔科的第一份病例了。
3、華佗。華佗以外科手術聞名于世,并創造了麻沸散,這為口腔科手術奠定了基礎。另外現在傳有華佗治牙痛要訣:“一撮花椒小一盅,細辛白芷與防風,濃煎漱齒三更后,不怕牙痛風火蟲。”具體是不是華佗所傳已經無法考證,但是可以確定的是華佗必定擅長口腔病的治療。
4、張仲景。張仲景著的《金匱要略》中,有“小兒疳蟲蝕齒方”,其處方為“雄黃、葶藶,右二味,末之,取臘日豬脂溶,以槐枝綿裹頭,四五枚,點藥烙之。”這可能是治療牙痛最早的完整藥方。
5、葛洪。葛洪在《抱樸子》提到叩齒健齒法,即上下齒列輕輕相互叩擊。這種方法十分有效,至今仍有許多醫生向病人推薦。
6、李東垣。牙痛治療原方:防風、荊芥、粉丹皮、石膏、生地、甘草各一錢二、青皮七分、牛蒡子七分、水煎服。
我對加盟感興趣,馬上免費通話或留言!
(24小時內獲得企業的快速回復)
我們立即與您溝通
溫馨提示:
1.此次通話將不會產生任何費用, 請放心使用
7x24小時電話咨詢
130*1234567